Search

今天在聯合報繽紛版跟大家分享的是〈肉身群像〉。作為瑜伽老師,每天跟不同的學生相處,無論男女老少,每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天在聯合報繽紛版跟大家分享的是〈肉身群像〉。作為瑜伽老師,每天跟不同的學生相處,無論男女老少,每個人的身體都像是一本書,歷經時間的打磨,變得獨一無二,只要從旁觀察、聆聽久了,便能說出無數的故事。

八歲的男孩小祥近日肋間肌拉傷,只要牽動到傷處,總是非常慌張,呼吸急促地捂胸大哭,不斷問媽媽:「我會不會死掉?」

某次上課小祥做一個躺下的姿勢時,我趁機告訴他,自己也曾遇過如此劇烈的疼痛,但後來發現,當我愈是緊張,肌肉收縮得愈緊,呼吸愈來愈快,身體就愈是痛苦。

「如果你能放鬆呼吸,讓心情平靜,很快就好了。」我將他的雙手擺在肚子上,要他感受腹部的起伏,然後很認真地告訴他:「你絕對不會死的。」「我知道,我只是太痛了。」小祥凝視我的眼神漸漸變得柔和,在疼痛中放鬆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容易,但卻是可以練習的。

後來小祥媽媽說,當他再度痛起來的時候,反應沒這麼激烈了,能試著躺好調息,知道一切都會過去。

早熟的小祥在胸痛好些後,還神色凝重地問媽媽:「人類為什麼有這麼多麻煩的事情?」讓大人哭笑不得,不知該怎麼回答。

👉閱讀全文:

https://www.google.com/amp/s/udn.com/news/amp/story/12663/5004437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張以昕,現居台北市,擔任全職瑜伽老師,教授成人、兒童、樂齡、親子及孕婦瑜伽。業餘文字工作者,最新著作《瑜伽這檔事》(有鹿文化)。瑜伽與文字工作邀請,請來信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